您的位置:首页>健康 >

博物院丨金臂钏:玉腕声动

2023-05-11 10:27:15    来源:正观新闻

一副金臂钏,成全了一位粉黛佳人的爱美之心。

金臂钏,金器,明代中期文物,一对,重466.50克。1985年5月河南省浚县东环城路王百禄墓出土。现藏河南博物院。


【资料图】

据墓中出土的《故淑庄孝女伯姐墓志铭》得知,墓主人名王百禄,是明代中期著名监察官及武将王越的五女儿。王百禄生于明成化四年戊子四月初六寅时,卒于弘治六年六月十四日亥时,得年二十有六。她生前品行端庄贤淑,深受父母的喜爱和兄弟们的呵护,但因身患疾病,终生未嫁,逝后按家族葬制埋葬于王家祖墓。墓中还出土了金簪、金耳坠、金项链、金纽扣等金银器六十余件,充分反映了明代制造技术的精湛。

唐朝诗人虞世南有诗云:“衣香逐举袖,钏动应鸣梭。”

作为古代女子最重要的饰品之一,臂钏不仅以亮丽的金属光泽辉映手臂线条,实现赏心悦目的静态点缀,还能在举手投足间叮当作响,达成以声动人的袖间风情。

一副金臂钏,成全了一位粉黛佳人的爱美之心,也让今人对那份罗衣香盏间的灼灼风华,产生了无限遐想。

专家解读:

据河南博物院文博助理馆员邵丹介绍,《说文解字》:“钏,臂环也。”将几个手环按照大小不同的顺序佩戴在一起或合并制作在一起,成为一套或一件饰物,就称之为钏。它起源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,早期是男女皆可佩戴的饰物,后来逐渐成为女性特有的一种饰品。

汉代时,钏被叫做“绾臂”或“跳脱”,大约在魏晋时期,才出现了“臂钏”之名。金质的臂钏,俗称为“金缠臂”或“缠臂金”,又叫“约臂金”。由于用金丝盘旋而成,佩戴后随着手臂的摆动,环圈相互叩击时会发出轻微的声响,所以臂钏以“声”和“动”有别于手镯。

河南博物院馆藏的这对金臂钏,主要采用铸造、捶揲、花丝等工艺技法制成,器形和制法相同,大小相近,可成对使用。钏体为薄扁形,盘绕旋转成螺旋式的弹簧状,共九个相连的圆圈组成一器,可自由伸缩。首尾两圈的端处逐渐变细,各用“花丝工艺”中的“祥丝法”缠细金丝形成间距均匀紧密的丝纹,并以金丝分别折回缠绕固定在下一个环圈上,各分两处,每处三道,接口处能左右滑动,可根据手臂的粗细调节开口大小和松紧。

根据明朝命服制度等文献资料记载所知,金臂钏上没有纹饰的,称作“金光素钏”;钏上雕刻纹饰的,则称作“金钑花钏”。这对金臂钏除边缘打作弦纹之外,通体光素无纹饰,应为“金光素钏”。

统筹:梁冰 编辑:许怡童 版权声明

本稿件为独家原创,版权为郑州报业集团有限公司(正观新闻)所有,转载或者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,如有违反,依法保留追究权。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